短線手的外在技術由三個方面構成:好的盤感、相對準確的市場自我驗證觀察和操作技術。打個比喻(也許不是足夠恰當,因為街道和地圖都是靜態(tài),而市場是動態(tài)的):好的盤感猶如你正在走的街道、而市場的自我驗證則是整個城市的地圖、操作技術則是你行走的好的步法。在一個城市里愉快地行走,既要有對地圖的心中有數,又要有對行走街道的了解,還得有輕松愉快的正確步法。你到一個新的城市,如果只是對某一街道很熟讀,對自己在這個城市中的大概位置不清楚,出了這條街就會迷路。如果只是熟悉了地圖,而不知道你正走在哪條街上,顯然,地圖再熟悉也沒用。地圖和街道都知道了,不了解這個城市的交通規(guī)則,人行道車行道等等其他具體行走的工具和沒有輕松愉快的步伐,走不了多遠就會違規(guī),或者疲勞不堪難以為繼……下面分別對盤感、市場的自我驗證、操作技術作一下說明:
盤感。“盤感”其實是一種用正確方式訓練和穩(wěn)定了的存在于短線手身體中的“內化的市場”。與下面的“觀察市場自我驗證”的能力不同,“盤感”主要是對市場“即時慣性”的體會和捕捉能力,而后者主要是“對市場整體狀態(tài)演化階段”的把握。短線是一種非常緊貼市場的方式:每一筆下單、每一個進出場點位、操作速度和操作節(jié)奏的變化都必須緊貼當時的即時行情狀態(tài)。脫離行情的即時狀態(tài)把握,就不能叫短線了,也不可能達到很好的交易成績。
盤感還可以有另一種說法:對市場即時慣性的把握。即通過觀察動態(tài)掛單和流水成交把握住市場即時慣性的發(fā)動、速度、持續(xù)性、間歇、停止和方向反轉,以及這幾者的強度。盤感的穩(wěn)定獲得,是在長期觀察市場(注意,僅僅是觀察,不是邊觀察邊判斷)和無數次交易的基礎上,通過充分放松自己獲得的,其發(fā)揮作用的前提和你騎自行車一樣:用早已掌握了騎車技術的身體,絕對不能用大腦的即時命令去干擾它,否則你一定又不會騎車了……盤感是短線操作的絕對依據,一切不符合盤感的判斷都必須排除,否則就不是根據市場現實,而是根據別的在交易了。
觀察市場自我驗證的能力。市場的自我驗證不是短線操作動作的憑借(即短線手不依據對市場自我驗證的判斷來執(zhí)行具體操作),只是短線手的“可能的操作地圖”判斷。換句話說,盤感與市場的自我驗證,前者是市場狀態(tài)的“即時微觀”,后者是市場狀態(tài)的“階段性宏觀”。盤感只有最小的時間層次(即人能感受的最短時間),市場的自我驗證則不同:它沒有時間層次的限制,從1分鐘線到月線,都是它適用的時間層次,在不同時間層次上沒有區(qū)別,即:人群的共生狀態(tài)或者狀態(tài)演化過程的模式在任何時間層次上都基本相同,與時間無關,僅僅有幅度的區(qū)別------這一點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夠理解,但這卻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理解了這一點,短、中、長線的操作,除了資金和倉位管理上有所不同,其它就沒有區(qū)別了(這就是為什么以前我說,對于真正合格的短線手而言,沒有短、中、長線的區(qū)別的原因。)。
也正是因為市場自我驗證的這個與時間無關的特點,才使它有“地圖”的價值,并且通過“不同時間層次市場自我驗證的相互校正”引入實戰(zhàn)。這方面的技術理解和能力,不但對于短線手比較重要,也實用于所有的交易類型,原因很簡單:其他操作類型無論風格如何,都只有通過清楚當前的所處的市場演化階段才可能明白自己應如何操作,而不同時間層次上市場自我驗證的校正,恰恰解決的是“明白你所處市場的階段性位置”。如果說短線只是把“市場的自我驗證”當作參考的話,那對于其他交易類型,這就是根本的技術目的和核心了。另外,這個“地圖”與現實地圖不同,它隨時可能被修正,在沒突破修正位置前必須堅持,但修正后則必須放棄。還有,這種市場對地圖的修正,是逐一發(fā)生在從小到大的時間層次上,各個時間層次獨立不相關,在各自的時間層次上被獨立修正。再重復一次:對于短線操作,市場的自我驗證僅是參考,不是操作的即時依據,但卻是操作節(jié)奏和方向傾向兩方面調整的參考前提。合格的短線手可以根本就不采用這種參考,但他如果要進行多品種同時操作并提高整體交易效率的話,這就幾乎是必須。
具體操作技術,即在實際操作上應掌握的技術(目前國內期貨市場只有一種報價方式,報單技術組合就沒得說了)?煞譃閹讉內容:1、看盤:同時關注所有品種即時行情和行情演化階段的能力與方式。2、操作速度:5秒一個來回、開倉成交的幾乎同時平倉單已掛好、在極快的多次報單中不出現任何數量或價位失誤。3、報單技術(開平倉都一樣):緊貼掛單價位報單、遠離掛單價位大跨度報單(短線提前埋單較少,止損也通常是即時進行,掛單的報單跟蹤、較大單量的快速吃進或吐出、開盤搶點、行情高速大幅振蕩中按振蕩節(jié)奏報單。4、操作節(jié)奏:不同行情速度的操作節(jié)奏、不同品種切換的節(jié)奏把握、不同操作速度的平滑切換……最后說一句:以上所有技術得以執(zhí)行的前提是:盤感或即時判斷與行動之間無縫隙,缺少一點,短線就無法充分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反而非常容易操作變形,搞成很容易造成虧損或總是痛失良機的。
(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COM)